• 3003.com

  • 欢迎来到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官网

    重点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农业部发布2017-2018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 :2017-10-09 浏览次数 :0
            全国油菜秋冬种即将展开,为确保本年度油菜生产顺利开展,根据各地实际和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油料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提出以下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大力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一)因地制宜推广适宜机收品种。近年来,长江流域油菜产区菌核病和倒伏发生较重,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 、高抗(抗病、抗倒、抗裂角)新品种 ,为油菜丰产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采用稻田机械直播、稻田开沟免耕直播、旱地套直播等技术模式 ,宜选择抗菌核病、耐渍 、耐密植、抗倒伏的中熟品种。采用旱地套栽、稻田移栽等技术模式,宜选择抗菌核病、抗倒伏、个体发育能力强的中晚熟油菜品种 。稻稻油三熟制产区直播油菜 ,宜选用抗菌核病、抗倒性强的极早熟品种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鄂西地区、黄山地区等根肿病发病区域 ,注意选用抗根肿病品种。
      (二)积极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播种环节,提倡采用联合播种机 ,实现开沟、灭茬 、松土 、施肥、播种 、封闭除草一次性完成,提高播种效率。在田间管理环节,对连片种植的油菜地块采用无人机进行药剂喷雾 ,提高防治效率。在收获环节 ,尽可能采用联合收获技术,降低收获成本。
      (三)推广控释肥和种肥同播技术。示范推广“宜施壮”等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减少追肥环节,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配方肥,每亩基施40—50公斤,无需追肥,可基本达到高产要求。采取传统方法施肥,一般田块每亩施用氮肥(N)10—12公斤 ,磷肥(P2O5)3—4公斤,钾肥(K2O)3—5公斤,硼砂0.75公斤。其中 ,氮肥 、钾肥总量的60%和全部磷肥、硼肥作基肥施用,20%—30%的氮肥用于冬前提苗,10%—20%的氮肥和40%的钾肥作薹肥。为提高肥料利用率 ,推荐采用种肥同播技术,施肥深度8—10厘米,减少肥料流失。
      二、努力提高冬油菜播栽和田间管理水平
      (一)抢墒播种保全苗 。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的适宜播种期内抢墒、抢雨播种。大力推广适合当地的直播技术 ,适当增加播种密度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确保苗全苗壮 。旱作或中稻直播油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200—300克,亩密度3万株左右 。一季晚稻直播油菜,应在水稻收获后抢墒播种,每亩播种量300—400克 。移栽和套栽油菜,苗床每亩播种量500—600克,稀播匀播培育大壮苗 ,移栽时“一穴双株”,确保大田亩密度达6000—8000株。稻稻油三熟制早熟油菜,在晚稻收获后及时抢播,每亩播种量300—400克 ,亩密度4万株以上 。
      (二)主动抗逆应变。入秋或入冬前,健全油菜配套沟系,及时清理围沟和排水沟,确保沟渠通畅,提高抗渍抗旱能力。入冬前 ,对长势过旺的油菜,每亩可用30—40克15%多效唑兑水40—50公斤喷雾控旺促壮,确保壮苗越冬 。
      (三)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一是综合防治根肿病 。采用亩施生石灰粉75—10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草木灰拌土盖种、施用石灰氮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加强种子检疫和农机跨区作业监控,严防从疫区调运种子到非疫区 ,农机跨区作业要做好机具消毒 。二是加强对秋冬病虫害的监控。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防治苗期病虫害。未包衣处理的油菜 ,用抗蚜威等防治蚜虫,用菊酯类农药防治菜青虫。三是及时防除杂草。直播油菜在播后及时用50%乙草胺乳油,每亩50—75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封闭除草。苗期杂草选用草除灵 、精喹禾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喷雾防除。
      三 、因地制宜拓展油菜多种功能
      油菜具有油用、菜用、花用 、蜜用、肥用和饲用等多种用途,应积极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 ,实现“一菜多用”,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一)菜油两用。在城市周边 、蔬菜物流发达和有蔬菜保鲜加工配套设施的地区 ,示范推广菜油两用技术 。采用优质高产早熟油菜品种,适期早播早栽 ,合理密植,增施基肥和苗肥,促进油菜早发。在油菜薹高30—40厘米时期 ,摘取主茎顶端15厘米左右的菜薹作蔬菜,每亩可采收菜薹200公斤左右 。摘薹后视油菜长势,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和2公斤钾肥,促进分枝生长。
      (二)饲料油菜 。饲料油菜每亩可收获3—5吨新鲜饲草,饲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满足牛羊养殖冬季牧草需求。在养殖业发达 、饲草供应紧张的地区,可种植“双低”饲料油菜,配套青贮饲料加工技术,促进农牧结合。根据饲喂方式和加工要求,可在蕾薹期至角果形成初期进行采收。
      (三)绿肥油菜 。在双季稻、再生稻和一季中稻的冬春季休耕区均可种植绿肥油菜 。在水稻收获后或早春,每亩施10—15公斤复合肥后,亩播0.5—1公斤绿肥油菜种子。在下一季水稻插秧前一周左右,及时将油菜翻耕压青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释放土壤中难溶性磷 ,以利于水稻增产。
      此外 ,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和城市近郊,利用不同油菜花色和其他作物搭配种植,设计别致景观图案,融汇当地农旅活动,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 :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 :皖ICP备13011569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0551-65321411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