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3.com

  • 欢迎来到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官网

    重点推荐: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油菜鸟害及其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 :2020-03-03 浏览次数 :0
            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双低油菜花蕾期鸟害灾害,一般可导致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甚至绝收 。花蕾期鸟害主要表现为在花蕾期发生不结果现象,主序和分枝成为光杆 ,只有残余花柄,但在顶端有少量花蕾能开花结实,花粉正常 。许多农技人员会错误判定为缺硼造成花而不实或低温冷害造成,但仔细观察 ,花蕾期与缺硼症状显著不同。
     
      一、花蕾期鸟害的主要特征
     
      1、植株颜色和长势与正常植株一样 ,无叶片变紫、生长迟缓、萎缩现象,花器正常,花粉充足 ,虽然果枝会徒长但没有萝卜果,地上没有大量脱落的花蕾和花瓣。
     
      2 、鸟害的花柄有明显的机械伤痕。新鲜的鸟害后花柄会流出液体  ,有时花柄还残存少量花萼和花瓣 。
      
      3 、主茎上的蜡粉因鸟抓握而脱落,部分薹叶也有被鸟啄食后的伤残叶片,严重的还有残余的鸟粪。
     
      二、花蕾期鸟害的发生规律和对产量的影响
     
      1、鸟害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林区、湖区等鸟类种群数量较多的地区,往往鸟群会成群结队危害 ,鸟群的数量可达50-100只。
     
      2、主要危害双低优质油菜 ,一些老品种(高芥酸、高硫甙)无鸟害。尤其是种植老品种的地区零星种植双低油菜品种 ,危害尤其严重。
     
      3、花蕾期鸟害主要发生在初花期前后,油菜还没有开花时花蕾就被啄食。初花期过后由于分枝生长,鸟不能站立啄食而逐渐减轻 。
     
      4、花蕾期鸟害会显著减少单株角果数,降低单产20-100%,而且还导致油菜后期翻花现象。
     
      三、花蕾期鸟害的形成原因
     
      1、由于近年禁用剧毒有机磷农药、禁猎、没收枪支、退耕还林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恢复,尤其鸟纲雀形目中的喜鹊、山喜鹊 、红嘴(长尾)蓝鹊等小型鸟类的种群数量剧增 。
     
      2、双低油菜的品质好 ,尤其对动物有毒的硫苷等物质降低后,叶片和花蕾等无苦涩味,味道甜美 ,适口性好,纤维含量低,甚至可以作一菜两用而直接食用,同时也导致鸟类喜食。
     
      四、防治措施
     
      由于鸟类的活动范围大,鸟类又是保护动物 ,因此鸟害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之一,对于油菜花蕾期,建议采取如下方法 :
     
      1 、人工赶鸟。花蕾期鸟害主要在初花期前后约20天时间集中发生 ,可以采用赶鸟、放鞭炮等驱散鸟群 。
     
      2 、置物驱鸟。在园中放置假人、假鹰或在果园上空悬浮画有鹰、猫等图形的气球,可短期内防止害鸟入侵 。
     
      3、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尽量将双低油菜成片集中种植于平原地区 ,在鸟类较多的山区、丘陵、林区、湖区等地区要慎重。
                                                                                                                                         (信息来源 :黄冈市农科院)
                                                                                                                                                                                     
     

    版权所有 :安徽3003.com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案号:皖ICP备13011569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杨林路5号电话:0551-65321411

  • XML地图